常见问题知识库
如何做好水旱灾害防御?
发布时间:2025-07-23
来源信息:市水务局
建立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用防御体系的系统性、确定性应对水旱灾害的突发性、不确定性。一是建立和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主要包括“三大件”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通过上蓄、中滞、下排等措施有效治洪,减轻洪涝灾害风险和损失。二是建立和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是指加快构建气象卫星+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系统,“三道防线”实现“预”字当先、关口前移、防线外推。三是建立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包括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个部分。“责任落实”指立足单元最小、全面覆盖、严密有效,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旱灾害防御各项责任制,确保责任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管理或调度权限,明确水库大坝、堤防、河道、蓄滞洪区、在建水利工程防汛责任人和山洪灾害防御、抗旱工作责任人,在工程(区域)显著位置立牌公示,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各类责任人业务培训,增强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决策支持”指立足科学专业、支撑有力、反应迅速,健全专业人才队伍,夯实技术支撑基础,建构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及决策支持系统,强化信息报送和共享,加强复盘检视,为调度指挥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调度指挥”是指立足权威统一、运转高效、分级负责,坚持优化、协同、高效,精准发布预警信息,强化工程联合调度的体系,落实防御决策部署,快速通达防御一线,确保调度指挥指令畅通、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