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六盘水高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各网格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尤其是新入职的50名网格员,他们为身边群众解决小事、急事、难事,情真意切为民服务,搭建政府与群众、居民与社区之间沟通的“桥梁”,使辖区内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解决好身边小事,大学生网格员得到群众认可
“小赵,谢谢你帮我们找人来疏通下水道。”“小赵,感谢你的付出,我们小区环境好多了。”“小赵,我们那栋楼的下水道通了,就是疏通人员说绿化带下主管道堵塞了,还请你向领导们反映一下,估计要挖开才能整好了。”……这是近期,六盘水高新区石龙街道办事处双龙社区,居民遇到赵仕艳时反映的民生问题及感谢的话。
赵仕艳,一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也是双龙社区第二网格网格管理员,迄今为止,仅担任4个月网格管理员的她,俨然成为为居民群众办实事的“老革命”,居民有点大物小事,都会给你她说,请她帮忙或与她分享。
双龙社区第二网格有居民住户170户655人,其中租户30户115人,自然村寨10户43人,总人数693人,门面12间,学校1所(在校生634人,在校教职工36人),其中党员7人、建档立卡户9户34人、低保户3户8人、残疾人24人。该网格位于城乡结合部且属于杂居小区,有安置房也有自然村寨,城市管理问题突出,经常有居民找社区化解矛盾,尤其是小区下水道堵塞事宜,她4个月就帮助村民处理了5起下水道疏通案例,通过协调六盘水双龙吉丰合作社等帮助村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社区工作事无巨细,紧张又繁琐,做的都是最基层的服务群众工作,网格管理员这个岗位虽小,但赵仕艳在工作中将政府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贯穿始终,将办好每一件琐碎的小事、急事、难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谁家有需求,谁家情况特殊,她就到谁家去;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她工作的身影。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当面对质疑时,我在心中默默念着:一定要处理好居民反应的每一件‘小事’,因为这也是我的责任。”赵仕艳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在社区领导及同事的帮助下,通过上门入户、每日巡查以及建立居民工作微信群等方式,开展信息动态采集、综合治理和“固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疫情防控等工作,让社区居民对她也有了认识,逐渐认可了她,配合她开展各项工作。
如今,双龙社区第二网格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路、电、水、医疗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群众对网格管理员的认同度、精准度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在高新区50个网格中,像赵仕艳一样将群众的小事、难事、烦心事办好办实的,还有彭钰、宋美莹等网格管理员,他们用行动诠释为群众办实事的光荣使命。
守护特殊家庭,搭建居委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
走进石桥社区十一网格凌家岩脚寨子,菜园葱郁、树木环绕,掩映着居民住宅。村民们各自忙着手中的活计,享受着劳动致富的美好幸福生活。
当79岁的居民封国群老人与带残疾的儿子刘国军一起从外面回来,为上学的2个孙子做晚饭时,看到熟悉的网格管理员宋美莹再次到来,老人有些激动地说:“小宋,我们最近过得还可以,你放心吧!”
封国群一家属于石桥社区11网格政府兜底的低收入家庭,因儿子刘国军身带残疾,家庭无劳动力又无经济来源,一家人仅靠低保及种点农作物维持生活,网格员宋美莹到岗后,就将其纳入特殊关注的群体。从帮助她家打扫卫生、清理周边居住环境,到为一家人做好心理辅导、为刘国军推荐工作等事情,当好她家的“亲戚”和“邻居”,用真心和行动感动着封国群一家,换取他们的认可。
“平常就上门查看一下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传统节假日时就带点如菜油、大米等生活用品去看望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开心的生活。”宋美莹表示,民生连着民心,关心关注特殊群众是网格管理员的又一职责,与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一样重要。在该网格内,她一户不漏地登记困难群众,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相应补助,在生活生产中关心和帮助他们,将她回到家乡从事网格管理员的初衷体现得淋漓尽致。
2021年3月,为响应高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号召,宋美莹走上了社区网格管理员的岗位,并在社区领导及同事的帮助下,尽快的融入工作中。石桥社区第十一网格管辖区范围为集中安置点F区及凌家岩脚自然村落,共有96户居民、368人,其中困难群体有封国群、王秀珍、王明书三户。宋美莹根据他们的不同层次需求,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各种支持政策,不定期上门走访,帮助辖区困难群众摆脱生活困境,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
宋美莹在网格这一平凡的岗位上,不仅做好关注特殊人群的工作,还配合社区及上级部门,做好疫情防控等其他工作,牢牢把握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核心,不断丰富管理服务内容,改进管理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搭建起了群众、网格员、社区及上级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让服务从社区延伸到了网格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更延伸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居民身边。
及时救助解民困,打通为群众办实事“最后一公里”
因病致困、因病陷困这一社会现象,在高新区石龙村也不例外。如何让患病家庭享受医疗救助,分享惠民政策带来的红利?石龙村第二网格网格管理员彭钰为该网格二组村民陈广银积极协调,整合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金之间的有效衔接,还联系社会团体对患病者进行爱心捐款,打通为群众办实事“最后一公里”。
今年4月,因在读高二的女儿检查患有白血病,面对着高昂的治疗费用,原本幸福的陈广银一家瞬间陷入了困局。彭钰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向社区做了汇报,并在社区的帮助下,为陈广银一家在水滴筹等网络平台上发起社会捐款。彭钰还协助陈广银提交了大病救助申请,向相关部门申请救助的同时,为他家申请了每人每月675元的低保金。
“没想一个与我们家毫无瓜葛的人,刚到岗不久,就帮助我们一家跑这跑那的,还给我办了低保,向我们宣传党和国家的救助好政策,让我们看到了为女儿治病的希望。”陈广银目前带着女儿在重庆治病,他所说的与他们家毫无瓜葛的人就是彭钰。
彭钰作为石龙村二网格的网格管理员,她不仅积极帮助陈广银一家,还按照网格管理员的工作职责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着网格管理员的每一项工作,协调处理好群众解决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还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台账进行管理。
彭钰介绍,她曾对辖区内的家庭人口数、学历、就业情况、工资收入等进行详细登记摸排,深入了解了网格内的社会治安、政策法规宣传和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协助做好居民利益有关党建工作、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工作。此外,工作中面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五保户、残疾人、家庭困难居民等弱势群体,还主动开展上门送温暖等活动,让群众感受到基层组织的关怀。
高新区网格化管理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动态化,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当前,正值新冠疫苗接种的关键时刻,作为网格管理员,彭钰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多次上门宣传接种疫苗的相关政策要求,告知群众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接种完成。
“因为我所在的网格属于老寨子,村民思想单一好管理,工作开展起来也顺手。”彭钰说,有了她们网格管理员,社区已在辖区内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管理模式,构建“纵横交错、分片包干、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职、网格到底”的长效管理体系。同时,社区还通过网格管理员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让群众和社区越走越近,做到互相依托,零距离沟通,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思想变化。
群众工作是最基层的工作,也是生活发展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今年以来,在六盘水高新区工管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社区网格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以改善保障民生、服务社会为根本目标,抓重点、出亮点,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福利和民生专项事务管理等工作,全力助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