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欢迎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营商环境 > 招商引资
工业废渣竟能提取碳酸锂?六盘水高新区这家企业做到了
字号:

仲夏的六盘水凉风习习,贵州兆为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内,总经理兼CTO(首席技术官)兰立华用镊子夹起一片灰褐色的含锂废渣切片,向工友讲解:“这些被常人视为垃圾的工业废渣,每一克都蕴藏着新能源密码。”

兰立华从事冶金、环保领域研究20年。他牵头完成矿产资源及大宗工业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创新数十项,部分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在生产过程中取得了经济与环保双重效益。

立足当地丰富的含锂尾矿资源,六盘水高新区大力推进“电动贵州”建设,于2023年引进贵州兆为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0吨新能源材料(碳酸锂)项目,推动区域发展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驱动。

“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在六盘水高新区看来,该项目以含锂尾矿为主要原料,通过创新环保工艺最终加工成高纯度电池级碳酸锂产品,年消纳含锂废渣10万吨,为工业固废赋予全新绿色生命。

位于水城经开区的双元铝业,曾被3万吨含锂废渣的处理费所困扰,每吨600至800元的处置成本让企业苦不堪言。如今,通过贵州兆为定制化生产线,这些危废高效转化为1500吨电池级碳酸锂,价值跃升至亿元级别。

在废渣中提炼“黄金”,源于贵州兆为的先进提锂工艺构建起完整技术体系,使锂资源整体回收率达85%以上,超过行业提锂80%的均值。

“核心技术可实现对难处理尾矿、烟尘、废渣的多金属协同回收,并延伸至有色、化工等多个工业领域。”兰立华介绍,通过固废协同处置技术,将废酸、废碱、废盐与含锂固废联合处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与环境污染负荷

目前,贵州兆为已建成全封闭智能化生产线,拥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整套工艺通过废水废渣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每年减少碳排放超万吨,真正做到“吃干榨净”,将环保压力转化为利润增长点。

“贵州境内有6家大型企业每年生产含锂废渣1.65万吨,现有大修渣库存量104.288万吨,若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可分别提取碳酸锂约8000吨及5万吨,创造45亿元至50亿元产值。”兰立华说,“瞄准这一机遇,公司已启动万吨级扩产计划,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

同时,六盘水高新区构建的“技术孵化—产业转化—市场消纳”全周期产业服务体系,为贵州兆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一案一策”机制加速企业成长,在危废经营许可证申办的关键阶段,全程“陪跑”助力。许可证获批后,企业预计每吨废渣综合处理成本可降低3万元。

“核心技术是我们在行业洗牌中突围的关键。”兰立华说,贵州兆为核心技术团队成员来自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及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支跨学科专家团队专注工业固废资源化技术研发,将传统认知中的工业垃圾转化为资源,为公司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